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胡博新,俞家宁近期对红日药业(300026)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配方颗粒标准稳步提升,期待业绩修复》,本报告对红日药业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5.97元。
红日药业
(资料图)
事件
红日药业发布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50亿元,同比下降13.30%;实现营业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18.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4亿元,同比下降9.19%。
投资要点
配方颗粒业务处于标准切换阶段,业绩短期承压
2022年公司营收66.50亿元,同比下降13.3%;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贡献33.60亿元,同比下降20.66%,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业务贡献公司过半营收,业绩波动对公司营收影响较大。配方颗粒自2021年11月1日结束试点以来,企业标准逐步向国标和省标进行切换,2022年处于国标切换阶段,由于医院渠道库存、品种数目不全、省标备案等因素,公司的配方颗粒业务出现下滑。2022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50亿元,同比下降19.88%,环比前三季度有明显增长;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08%。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医疗器械及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有所提升。同时配方颗粒渠道库存已基本消化,随着备案品种数量的增多,销售逐步修复。
配方颗粒标准持续扩充,业绩修复在即
2023年3月14日,新增24个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进行公示。截止3月30日,国标品种共248种,处于公示期品种共43种,配合省标备案,配方颗粒销售品种数量持续增加。配方颗粒的使用终端由二级及其以上中医院拓展至所有具备中医执业资格的各级医疗机构,随着疫情影响的释放,门诊量稳步恢复,配方颗粒处方量将进一步提高。
产品线多样,全产业链布局
原辅料业务,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模式,打造研产销一体化团队,2022年CDE备案、DMF等国内外申报全面按计划推进。医疗器械方面,2022年公司产品认证完成10项(其中国内4项和海外6项),实现新品上市8个,试产1个,新品驱动医疗器械业务持续增长,上市产品专注提升供应链效率,推动技术降本,进一步提升上市产品盈利能力。医疗健康服务业务,通过数字运营手段,快速打造线下渠道和线上流量规模,纵深打造“自有药材供应链+自有线上平台+自有线下医馆”的闭环生态,提升优质中医药资源的可及性。随各领域的发展深入,公司从国内优秀中药制造商向大健康产业服务商转型快速迈进。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3E-2025E年收入分别为75.97、89.82、106.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4、8.35、11.13亿元,EPS分别为0.22、0.28、0.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6、20.9、15.7倍,下调至“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开发速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变动,集采或中标价格变动等风险。
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方正证券唐爱金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7.3%,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5.7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31.42。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49。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红日药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存货/营收率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Copyright © 2015-2022 纵横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